山東省黃縣崔氏族譜

崔明德堂族系譜

崔明德堂族系譜

太歲甲戌年訂

 

明德堂者。乃先祖蕙田公為吾家所訂之堂號也。其所以取大學首章之用意。為期許後昆皆能以明明德為心。進而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由日新奇德而達止於至善。以為世代流傳之典訓也。夫善為仁本具之天性。能由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之信守。以致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用世。期而進而兼善天下。退而獨善其身。以臻於世界大同。必皆當以明明(德)為本。方可有止於至善之成。當善體先祖之深意。以勿忝所生也。

積瑞謹誌

我中華文化之源遠流長端賴完美之族系體制為基礎。由於倫理綱常之建立。而有道德文化之發揚得以祖孫相繼世代相承此深遠博大之文明為我國獨具之傳統。亦為世界推崇之典範。其間雖有戰亂兵禍之災劫。難免流離變遷之疾苦。然終能存亡續絕繼起復興。足證其偉大博奧之徵。由於深體歷代薪傳之旨要。特定崔世族系以流傳。期後代子孫永相繼承。信守勿渝。

自一九四九年夏身來台。終以重歸故土為(念)。未想久居他鄉。初時雖受時勢所迫一度易名換姓。及至生兒育女皆不以為意。終以返籍歸宗自可恢復姓氏。不料時光易逝。瞬已白首。在四十餘年時光中。已是兒長孫立。重返家園遙遙無期。而當離家之時年歲尚小。對祖先世代只記得從祖父輩起為田廣積常裕。至於先前嗣後。則一無所知。而兒女初生時為神佛所賜名號。未能按輩分排取。孫輩以後無從連接。為其後代能賡續祖先族系。特選定四十字為排列輩份之用。俟用完後由後人再續。並將記憶所及者載錄於後。以為水本木源之追思。積瑞記於譜首

 

志道本天理。仁厚宏萬方。信孚通宇宙。光明照吉祥。

孝義同有慶。家富晉壯康。守正保太和。永世平安常。

先祖父:諱蕙田。字蘭亭。號心蘭老人。曾得功名。有官爵。但不悉其詳。後求教於五堂叔孝寬公稱。於編繕族譜時。祖公曾曰。處亂世居高官。有辱祖先。可見其風格之高超。仙逝時享壽六十八歲。

 

先祖母:戚氏。黃縣城北李白疃。外太公戚善勳為清朝名臣。載入史冊。

先父:諱廣敏。字式孟。生於1905年二月十三日亥時。逝世於1960年九月初四晨。

先母:諱趙維玉。黃縣城西八甲趙家村。外公趙聯縉為財經世家地方聞人。生於1904年五月十四日寅時。逝世於1969年。

長男積瑞。生於1930年六月初五。娶牟平人苗寶芬為妻。

次男積琨。生於1934年八月廿日。歿於1984年六月廿九日。

娶宋孝華為妻。

長子常柏。生於1960年六月九日。

次子常棟。生於1962年十一月廿五。

長女常梅。生於1964年十一月廿六。

次女常棻。

三男積瑋。五歲時早殤。

四男積璐。生於1939年十月初十。娶威海妻其蓮為妻。

長女大喆。

次女陽陽。

五男積瑚。生於1943年二月廿八日。歿於1977年春。娶同村解汝卿為妻。

長子長樂。

長女巧玲。

長女淑娟。又名漫雲。生於1927年三月初三。歿於1979年四月。嫁劉孝錫為妻。

次女淑瑗。三歲時早殤。

 

積瑞為有生以來之本名。生於1930年(前)六月初五日丑時。日軍侵華時用輯五為號。逃離長春時以雪峰為名。為來台又改用雪汀。1950年時為局所迫以鄧寶豐為名。一直沿用至1974年始恢復本姓。而寶豐二字仍相沿用。1955年

在臺灣道院求修。道號信麟。由以克己慎獨自勉。號稱克慎齋主。為懷念故土並藉以達志。又以北海逸民為號。取苗寶芬為妻。係山東省牟平縣龍泉湯人。生於1930年七月十六日亥時。

山黃縣(今龍口市)簡介

歷史沿革

龍口古為青州夷地。商、西周、春秋為萊國地。戰國為齊國疆域。秦始皇二十六年(西元前221年),始于境內置黃縣,隸屬齊郡,後隸屬膠東郡。黃山在縣南二十里,有黃水,縣因名。漢高祖四年(西元前203年)置東萊郡,黃縣為轄屬。東漢建武六年(西元30年),黃縣仍隸於東萊郡。三國時屬魏,郡縣不變。西晉初,東萊郡改為東萊國,黃縣屬於東萊國。東晉十六國時期,黃縣隸屬於東萊郡。隋開皇三年(583年),黃縣屬牟州。

唐初,黃縣屬東萊郡,後改屬登州(治所牟平)。宋、金、元、明、清,黃縣均屬登州。民國三年(1914年)黃縣隸屬膠東道(道治煙臺)。民國十六年(1928年)廢道,黃縣直屬山東省。抗日民主政府時,黃縣隸屬山東省北海區行政督查專員公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6月,黃縣屬山東省萊陽專署。1958年10月萊陽專署改為煙臺專署,黃縣屬之。同年11月蓬萊縣、黃縣、長島縣並為蓬萊縣,屬煙臺專署。1962年1月黃縣復還原治,仍屬煙臺專署。

1983年11月,屬煙臺市。1986年9月23日撤銷黃縣,設立龍口市(因原黃縣有龍口鎮而得名。注:儘管批文是市政府駐地為龍口鎮,實際上沒有遷移),由煙臺市代管。

今行政區劃沿革

1988年11月22日,撤銷鄉城、新嘉、羊嵐、蘭高、東江5個鄉,分別以原鄉的行政區域設立鄉城、新嘉、羊嵐、蘭高、東江5個鎮。

1989年4月7日,撤銷海岱鄉,設立海岱鎮;撤銷黃山館鄉,設立黃山館鎮;撤銷下丁家鄉,設立下丁家鎮;撤銷大陳家鄉,設立大陳家鎮。

1993年9月28日,撤銷文基鄉,設立文基鎮;撤銷田家鄉,設立田家鎮;撤銷七甲鄉,設立七甲鎮;撤銷豐儀鄉,設立豐儀鎮。1993年11月19日,撤銷龍口鎮,以原龍口鎮的行政區域設立西城街道辦事處,原龍口鎮人民政府駐地為西城街道辦事處駐地。

1995年3月8日,將下丁家鎮的達溝、西馬兩個村劃歸東江鎮管轄。1997年6月10日,將蘆頭鎮南張家村劃歸東江鎮管轄。1998年4月13日,鄉城鎮更名為徐福鎮。1999年7月1日,將下丁家鎮上觀村劃歸東江鎮管轄。2000年12月19日,撤銷羊嵐鎮,併入諸由觀鎮;撤銷豐儀鎮,併入石良鎮;撤銷文基鎮,併入蘭高鎮;撤銷田家鎮,併入七甲鎮;撤銷大陳家鎮,併入北馬鎮;撤銷城關鎮,設立東萊街道,將原城關鎮的行政區域和蘭高鎮的馬家莊、大李家、竇家莊3個村,東江鎮的趙家莊、閻家疃2個村及新嘉鎮的松嵐、王家疃、楊家疃、荷百4個村劃歸東萊街道管轄,辦事處機關駐原城關鎮政府駐地;撤銷新嘉鎮,設立新嘉街道,將原新嘉鎮除劃歸東萊街道辦事處管轄的松嵐等4個村外的其他行政區域劃歸新嘉街道管轄,辦事處機關駐原新嘉鎮政府駐地;撤銷中村鎮,將其行政區域併入西城街道,西城街道更名為龍港街道,龍港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西城街道辦事處駐地;撤銷黃山館鎮,併入海岱鎮。

2000年底,全市總面積893.8平方千米,轄3個街道、10個鎮,635個行政村。2001年底,全市總面積893.8平方千米。轄3個街道、10個鎮,1個外向型工業加工區,634個行政村(居委會)。

2002年底,全市總面積893.8平方千米。2003年底,全市總面積893.82平方千米。轄3個街道、10個鎮,2個經濟開發區,633個行政村(居委會)。

2007年底,全市總面積893.32平方千米。人口城鎮化率55.4%。轄3個街道、10個鎮,631個行政村(居委會)。2010年,撤銷徐福鎮、東江鎮,設立徐福街道、東江街道。

2010年2月,龍口市政府發佈公文,對龍口市地名進行規範。規範之後,龍口市五個中心區域分別以“東城區、新區、西城區、南山、東海”命名。

區劃詳情

截至2010年末,龍口全市轄5個街道、8個鎮:東萊街道、龍港街道、新嘉街道、徐福街道、東江街道、黃山館鎮、北馬鎮、蘆頭鎮、下丁家鎮、七甲鎮、石良鎮、蘭高鎮、諸由觀鎮。市政府駐新嘉街道。

【註】上文摘自百度百科。

 

黃縣歷史

●以下摘自山東龍口市官網。

黃縣故邑,萊國國畿。文明遠肇,享譽神州。龍口市史為黃縣,因軒轅黃帝在此長期活動而得名。在中華民族文明進程中,已歷經五六千年的滄桑,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爍古耀今。

早在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龍口市便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這裡曾是軒轅黃帝活動的重要區域,也是其元妃嫘祖的故鄉。夏代以前,屬嵎夷地。《後漢書·東夷列傳》載:堯帝時,曾派一位名叫羲仲的官員,到此走馬上任,總揆嵎夷百事。

夏代,禹劃天下為九州,這裡屬青州。

商代初期,隸屬營州。商末周初,屬萊國。國都設在今龍口市蘭高鎮歸城薑家一帶。

周初,萊國由於土地肥沃,盛產小麥和魚、鹽,經濟發達,民殷盛,國富強,堪與姜子牙建立的齊國抗衡。鼎盛時期,其疆域極為遼闊,西起淄水、彌河流域,東到膠東半島最東端(今威海市榮成埠柳鎮不夜村),橫跨膠東半島東端。後來,萊國由侯爵國降為子爵國,稱萊子國(國都未變),與齊國以膠萊河為界。

西元前567年,萊子國被齊國兼併。齊國在此設立黃縣,縣治在今石良鎮黃城集村。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第一編》中指出:“東周時期”,“縣是直屬于國君的一個行政區域”。楚、晉、齊等大的諸侯國相繼在其兼併的小國內設縣。“這種廢除領主割據,含有進步意義的制度,在某些大國裡通行起來。”“晉齊縣制整齊。”“戰國時,各國都採用郡縣制。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郡縣制成為歷代沿襲的地方制度。”黃之為縣,始于戰國。

六王畢,四海一。西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黃縣隸屬齊郡,縣治仍在今黃城集村。後改屬膠東郡。

西元前203年(漢高祖四年)置東萊郡,治掖縣,黃縣為其轄屬。西元前201年(高祖六年)於縣境置縣,縣治在今北馬鎮古現村。成帝時又置徐鄉侯國于黃縣境內。其時,黃縣縣域東鄰腄縣(今福山區境內),南與觀陽(今萊陽市境內)為鄰,西接縣,北臨渤、黃二海。縣東接黃縣,西與曲成縣(今招遠市境內)接壤,南與徐鄉侯國為鄰。徐鄉侯國東依黃縣,西至陽石縣(今萊州市境內),南與觀陽縣(今海陽市境內)接壤,北至縣。

王莽新朝時期,因黃縣是黃帝之子昌意的母親元妃嫘祖的故里,故將黃縣更名為意母縣;同時,徐鄉侯國改為徐鄉縣。東漢時,意母縣複改為黃縣,縣改為侯國。西元30年(東漢光武帝建武六年)廢腄縣和徐鄉縣,併入黃縣。黃縣和侯國仍隸於東萊郡,郡治由掖縣遷至黃縣。東漢時,黃縣幅員擴大,境域東鄰牟平縣,西南與曲成縣(縱跨今招遠和萊州兩市,今萊州市境內)為界,南與昌陽縣(今萊陽市境內)西北境相接,西北與縣為鄰,北包括廟島群島。三國時屬魏,郡縣如故。

晉初,廢牟平縣併入黃縣。東萊郡改為東萊國,復遷治于掖縣,黃縣和侯國屬於東萊國。其時,黃縣縣域再次擴大,東至成山角,南與昌陽縣為鄰,西、北依舊。東晉十六國時期,先後為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屬地,侯國改為縣。黃、2縣隸屬東萊郡。南北朝時期,黃、2縣仍屬東萊郡。西元543年(東魏武定元年)置東牟郡,郡治設在中郎城(黃城集村東),黃、2縣改隸東牟郡。556年(北齊天保七年)廢東牟郡,移長廣郡于黃縣,郡治中郎城,並廢縣入黃縣,縣治西遷至今黃城,黃縣屬長廣郡。其時,黃縣東境只至石門、北崮諸山。

西元581年,隋朝建立。西元583年(開皇三年)改長廣郡為牟州,黃縣隸牟州。606年(大業二年)廢州復郡,黃縣改隸東萊郡。

西元627年(唐貞觀元年),廢牟平、清陽兩縣,劃清陽河以西之地歸黃縣。其時,黃縣之東境與漢晉境域略同。黃縣隸東萊郡,後改屬登州(治所牟平)。634年(唐貞觀八年),于黃縣東部置蓬萊鎮。707年(神龍三年),設立蓬萊縣,治所在今蓬萊城,黃縣併入蓬萊縣,屬登州。同時,登州州治遷蓬萊。712年(先天元年),分蓬萊重置黃縣,遷還原治,仍屬登州。西元723年(唐玄宗開元十一年),徙東黃城治所於今黃城。742年(天寶元年),改登州為東牟郡,黃縣屬之;758年(乾元元年)復稱登州,黃縣改屬登州。宋代,黃縣隸屬于京東路萊州,後改隸山東東路登州。

金天會(1123-1137年)年間,偽齊劉豫劃蓬萊縣南境之楊疃鎮及萊陽縣東北境旌旗山以北之地,置棲霞縣。與黃縣東南一角接壤。同時又劃出掖縣和黃縣部分屬地,置招遠縣。於是,黃縣的疆界遂如現今略同。其時,黃縣隸屬山東路登州。

西元1279年,元朝建立。黃縣隸屬山東東道益都路登州。1264年(元世祖中統五年),登州及黃縣改隸于淄萊路。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登州及黃縣改隸般陽路總管府。

1367年(明吳元年),大將軍徐達、副將常遇春兵下益都,招撫登萊耆老,鮑起敬等率眾歸附,廢般陽路,置萊州府,轄登州。1376年(明洪武九年)登州升為登州府,黃縣屬之。清朝,黃縣仍隸登州府。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民國初期,黃縣隸膠東道(道治煙臺)。1925年屬東海道。1928年廢道,黃縣直隸山東省。1934年黃縣屬山東省魯東區,1936年屬山東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8年屬山東省魯東行轅第九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

1938年5月10月,龍口特別行政區建立,隸屬北海專署。1939年12月,隸屬蓬黃掖行政聯合辦事處。1940年4月北海專署二次成立,黃縣屬之。1945年9月,城廂特區成立,隸屬北海專署。1946年2月撤銷城廂特區,轄域復歸黃縣。是年4月,龍口特區改建為龍口市,隸屬不變。1949年6月復設城廂特區,隸屬北海專署。

1950年6月,龍口市、城廂特區同時撤銷,併入黃縣,隸屬山東省萊陽專區。1958年10月,萊陽專區改為煙臺專區,黃縣屬之。同年11月,蓬萊、黃縣、長島3縣合併稱蓬萊縣,隸屬煙臺專區。1962年1月,黃縣復還原治,仍屬煙臺專區。1967年屬煙臺地區。1983年11月屬煙臺市。1986年9月2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黃縣,設立龍口市(縣級市),由煙臺市代管。從此,龍口市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縱觀數千年的歷史,龍口市的政治地位極其重要,數度成為山東半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500年時間的侯國之都,秦、東漢、東魏和北齊四朝的郡之治,抗戰初期的區之首,充分證明了龍口市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並對龍口市今後長足發展留下了深厚的沉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登州沿革

登州作為古代山東地方行政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千二百餘年發展歷程中,登州政區的歷史沿革主要經歷了四個時期:

肇始:唐朝

唐朝沿襲隋朝地方行政區劃,實行州、縣二級制。五代因之。這一時期,除了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至肅宗乾元元年(758年)的十幾年時間裡實行郡、縣二級制外,其他大部分時間皆實行州、縣二級制。唐朝初期,全國設有州360個、縣1557個。唐朝鼎盛時期,山東地區至少劃分為14個州,80多個縣,總體上構成了現代山東行政區域的框架。

武德4年(621年),唐高祖首次設立登州,治文登,領文登、觀陽縣(一說治在今海陽縣發城鎮),屬河南道。起初,登州行政區的名稱、管轄範圍和治所並不固定。

武德6年(623年),割觀陽屬牟州,置清陽、廓定兩縣屬登州。

貞觀元年(627年),廢登州和清陽、廓定兩縣。

如意元年(692年),于黃縣復置登州,轄黃縣、文登、牟平等3縣。

神龍三年(707年),蓬萊置縣,黃縣省入,登州移治蓬萊。

先天元年(712年),又析蓬萊縣置黃縣。

天寶元年(742年),改登州為東牟郡。

乾元元年(758年),復為登州,治蓬萊,領蓬萊、黃縣、文登、牟平等4縣。

為加強對眾多州、縣的統治,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依山川自然形勢劃全國地域為10個道。至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增為15個道。道並不是一級行政實體,而是巡視、監察機構。當時,山東地區以黃河為界,分屬河南道和河北道。登州、萊州、齊州、曹州、兗州、密州、青州、淄州、濟州、鄆州、沂州等11州屬河南道。

五代十國時期,山東地區先後歸屬梁、唐、晉、漢、周等政權,行政區劃基本承襲唐朝。

發展:宋金元

宋朝改革唐朝地方行政制度,確立了中央政府領導下的路、州(府、軍、監)、縣三級政區制。據史籍記載,政和元年(1111年),山東大部分地區劃歸京東東路、京東西路,僅有少數州、縣屬於河北東路,合計26州(府、軍),89縣。登州、萊州、青州、淄州、密州、沂州、濰州等7州屬於京東東路,登州轄蓬萊、黃縣、牟平、文登等4縣,治蓬萊。

金基本沿襲唐制,並參照宋制,實行中央政府領導下的路、州(府)、縣三級政區制。將宋朝京東東路、京東西路改名為山東東路、山東西路,“山東”在歷史上第一次正式成為行政區劃名稱。大定年間,山東地區歸屬山東東西路、河北東路、大名府路和南京路,共設28州(府),94縣。其中,登州、萊州、濱州、沂州、濰州、密州、莒州、淄州、棣州、寧海州等10州劃歸山東東路。登州管轄區域有所變化,析登州之牟平、文登2縣設寧海州,以登州所屬的兩水、楊疃2鎮置福山、棲霞2縣。登州轄4縣:蓬萊、黃縣、福山、棲霞,治蓬萊。

元地方行政區劃的最大特點就是在全國確立行省制度,形成行省、路、府州、縣四級政區制。山東與河北、山西、內蒙等地處於元大都周圍,通稱為“腹裡”,由中書省管轄,故沒有設行省,而是直接設路和直隸州。由於中書省區域廣大,為便於管理,在路之上設立肅政廉訪司和宣慰司,作為檢察區。

山東地域分屬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山東東西道宣慰司和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司的一部分,登州歸屬山東東西道宣慰司。據古文獻記載,元朝在山東地區共設置6路,23州,97縣。登州、萊州2州,元初隸屬益都路,後歸屬淄州路、淄萊路,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改屬般陽路,登州領蓬萊、黃縣、福山、棲霞等4縣,治蓬萊。

穩定:明清

明朝實行的省、府、州、縣制,登州歸屬山東省(後改為山東布政使司)下的萊州府,1376年升登州府,治蓬萊,轄寧海州、蓬萊縣、黃縣、福山縣、棲霞縣、招遠縣、萊陽縣和文登縣。明末設登萊巡撫于此,登萊巡撫袁可立曾在此操練水師,登萊成為關防重鎮。在《明實錄》一書中曾提到登州升州為府的原因,“時以登、萊二州皆瀕大海,為高麗、日本往來要道,非建府治,增兵衛,不足以鎮之。”

清沿明制,登州府轄區基本無變化。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登州被開放為通商口岸,1862年登萊青膠道由萊州遷往煙臺。

史書記載

登州,東牟。中。開元戶二萬八千五百三十三。鄉三十六。

《禹貢》:青州之域。古萊子之國,《春秋》“齊侯滅萊”。至漢,為東萊郡之地。後魏孝靜帝分東萊於黃縣東一百步中郎故城置東牟郡,高齊廢。隋開皇三年改置牟州,大業三年廢。武德初又置,因文登縣人不從賊黨,遂於縣理置登州。

州境:東西五百六十里。南北一百六十五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三千里。西南至東都二千一百四十里。北至海三里。西至海四里,當中國往新羅渤海過大路。正北微東至大海北岸都裡鎮五百二十里。東至文登縣界大海四百九十里。東南至大海四百六十里。南至萊州昌陽縣二百里。

南至大海六十里。貢、賦:開元貢:牛黃,水蔥席。賦:麻,布。管縣四:蓬萊,牟平,文登,黃。

蓬萊縣,中。郭下。本漢黃縣之地,屬東萊郡。昔漢武帝於此望蓬萊山,因築城,以蓬萊為名,在黃縣東北五十里。貞觀八年,於此置蓬萊鎮。神龍三年,析黃縣置蓬萊縣,在鎮南一里,即今登州所里是也。

牟平縣,中。西至州二百里。本漢縣也,屬東萊郡。有鐵官、鹽官。在牟山之陽,其地夷垣,故曰牟平。《漢書》齊悼惠王子將閭為牟平侯。後屬萊州。武德四年於中郎城置牟州,牟平縣屬焉。貞觀元年,牟州及縣俱廢。麟德二年,析文登縣於此重置牟平縣,屬登州。

文登縣,上。西北至州三百二十五里。本漢牟平縣也,屬東萊郡。高齊後帝分牟平縣置文登縣,屬長廣郡,取界縣文登山為名。隋開皇三年廢長廣郡,文登縣屬萊州。武德元年,改屬登州。

之罘山,在縣西北一百九十裡。《史記》曰:“始皇二十九年,登之罘,勒石紀功。”《封禪書》曰:“齊有八祀,之罘為陽主。”成山,在縣東北一百八十裡。《史記》曰:“秦始皇二十九年,又東游,登成山,升之罘,勒石紀功。”《郊祀志》曰:“齊有八祠,成山為日主。”《封禪書》曰:“七曰日主,祠成山。”

文登山,在縣西北九十里。海,在縣南六十里。縣東一百八十里。三面俱縣於海。縣東北海中有秦始皇石橋,今海中時見有堅石似柱之狀。東牟故城,在縣西北一百一十裡。漢高後二年,封齊悼惠王子興居為侯。不夜故城,在縣東北八十五里。屬東萊郡。春秋時萊子所置,初築此城,有日夜出,故名之。

黃縣,中。東北至州五十里。本漢舊縣也,屬東萊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萊州。武德四年屬牟州。神龍三年置登州,黃縣割屬焉。《漢書》曰:“秦欲攻匈奴,運糧,使天下飛芻挽粟,起於黃、?垂、琅邪負海之郡,轉輸北河,率三十鍾而致一石。”黃即今黃縣,?垂即今文登縣,屬東萊郡。?垂,直瑞反。北河,朔方已北。六斛四斗曰鍾。計道路所費,凡用一百九十二斛,乃能致一石。

萊山,在縣東南二十里。《封禪書》曰,齊之八祀,“六曰月主,祠之萊山。”故黃城,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古萊子之國,《春秋傳》曰“齊侯滅萊”,杜注曰:“今萊黃縣是也。”大人故城,在縣北二十里。司馬宣王伐遼東,造此城,運糧船從此入,今新羅、百濟往還常由於此。蓬萊鎮,在縣東北五十里。海瀆祠,在縣北二十四里大人城上。

登州府沿革

蓬萊是明朝中期後登州府衙所在地,因此,說起蓬萊舊時稱謂,人們常常把它與古登州混在了一起,然而,如果細究古登州的來龍去脈,卻又很少有人說得清楚。

有的學者作了這樣一段解釋,說是“登”的名字起源很早,在《小臣簋》銘中就有“東登”一詞。而這個“小臣簋”一般認為是周成王時“伯懋父”率領殷師伐東夷勝利後作的器物。這件器物的銘文大意是:東夷大反,伯懋父率殷八師伐東夷,至東 ,伐海湄,勝利而歸,並因征伐東夷五嵎獲得了一些貝貨而受到了獎賞。這件器物銘文所記的東 ,多認為是指齊國東部的丘陵地帶,海湄則指的是海濱的夷人,或者說東就是海濱之地。可見這個“登”是商末周初時的一個古地名。但是在《尚書·禹貢》中卻沒有對登州的記載。

登州在登州名字還沒有出現時屬於青州的“嵎夷”或“東夷”,春秋時期,它又成了萊子國的一塊地盤。戰國時期,這塊地盤被併入齊國。史稱“魯襄公六年(前567年),滅齊東夷萊國(黃縣東南有萊子國都城)。”秦一統天下之後,分了36個郡,古登州前身屬於齊郡黃縣的一塊地盤。到了漢代,屬於青州的東萊郡,西晉時屬於青州東萊國,南北朝時屬於劉宋的東萊郡,元魏時屬於東牟郡,北齊時屬於東萊郡,隋朝亦屬東萊郡。而登州這個名字最早是唐朝初年才出現的,唐武德四年(621年)始置登州。

從以上記述可以看出,古登州是唐朝時才建立的,唐朝之前沒有登州。而登州設置的具體時間,一些史料文獻中的記載也是有分歧的,如《新唐書》等典籍記載的是與前面所述相同。而《元和郡縣圖志》卻稱登州設置的時間是唐武德元年,比前面所說早了四年。這兩說究竟哪一個準確,學界的觀點也不一致,那就只好兩說並存了。

至於登州設置的地點,人們常常會說古登州是從牟平遷到蓬萊的,也便給了大家一個錯覺,古登州最初設置在牟平。其實古登州最初並不在牟平,而是在文登。

論及古登州始建的由來,還有一段故事。文登城的東邊有一座山叫文登山,簡稱文山。雖然這座小山海拔不足百米,周長不足1.5公里,卻是當年秦始皇光顧的地方。相傳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多次東巡,其中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和三十七年(前210年)兩次經過文登。在他巡幸文登時,曾召集文人登上城左這座小山,論功頌德。此後人們便把這座小山稱作文登山。再後來,這裡於西元568年設立了縣,便稱為文登縣,唐初設的州也便稱為登州了。

到了唐貞觀元年(627年),最早設在文登的登州被撤,所屬的幾個縣歸萊州管轄。到了唐如意元年(692年),從萊州所轄的縣中分離出牟平、黃縣和文登三個縣,重新設立了登州。從撤州到再設,中間隔了65年。重新設置的登州治所已不是文登,而改成了牟平。重設的登州在牟平僅僅存在了15年,到唐神龍三年(707年),治所便從牟平遷到了當時屬於黃縣管轄的蓬萊鎮。既然一個州治的署衙安在了蓬萊,這個唐朝初年設立的蓬萊鎮便升格為蓬萊縣了。

從唐神龍三年州治遷至蓬萊到1913年撤府,古登州治所在蓬萊存在了長達一千二百多年。

值得一提的是,古登州從唐初設立到明朝初期,一直為州,到了明洪武九年(1376年),才升格為府。

州與府的概念是不一樣的。在《明實錄》一書中曾提到登州升州為府的原因,“時以登、萊二州皆瀕大海,為高麗、日本往來要道,非建府治,增兵衛,不足以鎮之。”(蔡玉臻)【註】本文摘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