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記(2)

一江山烈士王生明之子對父親的遺憾

一江山烈士王生明之子對父親的遺憾

莊秉漢撰文  轉載自中國時報

2022/08/09

 

今天是父親節,華人父親深受儒家傳統影響,總是給人少言寡語,與子女的相處很少流露自己的情感,但隱藏著濃濃父愛的形象,就像是67年前,殉國於一江山戰役的王生明將軍,他身為軍人面臨守土有責,明知不久後,終須壯烈殉國,卻選擇對獨子隱而不言,斷捨父子之愛,成就國家大愛,至今仍令人動容與悲慟,筆者想藉由王生明將軍與子嗣王應文先生互動的故事,傳達父愛的浩瀚偉大。

時間回朔到民國43年10月,當時中華民國的治權疆域除了台澎金馬外,國軍在浙江沿海仍然控制著大陳島及周邊一江山、漁山、南麂島等島嶼,而負責戍守一江山島的司令為王生明上校,他指揮著全島一千餘名國軍負險堅守,偏偏共軍豈容這支孤軍芒刺在背,意圖伺機進犯山雨欲來,王生明深知一江山島距離台灣460餘公里之遙,援軍補給困難,只能「全島一命」死守一江山。

一江山島位置

同年12月的冬天,王生明司令榮獲國防部第五屆「國軍戰鬥英雄獎」第一名。隔年元旦,王司令受邀從一江山島返回台北接受蔣中正總統的親自表揚,他自己了然於胸,以當時大陳地區的兵凶戰危,這是他有生之年最後一次返抵台灣,回到家裡與妻兒聚首,隨著共軍搶登一江山島日期迫近,只要一江山戰役開打,王生明做好死在一江山島的準備,他將與家人就此永別……。

王生明回到台灣,領完蔣中正總統頒發的英雄獎章後,礙於國家軍情大事不能有所洩漏,他返回家裡和妻小見面,選擇深沉不語,沒有透漏半點一江山守軍戰事的危急,如往常般吃完妻子烹調的家常菜,飯後,他臨時提議,想和妻子柳淑輝女士和獨子王應文到住家附近的照相館拍照,他要拍一張全家福相片,因為王生明知道收假返回一江山後必然犧牲殉國,他無力留下什麼給家人,只能在生前拍下全家福照片作為紀念,其實妻子柳淑輝女士也知道這張照片是「生死訣別」的最後合影,但是女性服從丈夫的中國傳統家庭思維下,夫妻倆在攝影室內不敢有一絲絲表露捨不得的情感,王夫人明白嫁給了職業軍人,只能默默強忍悲痛,讓丈夫選擇為國盡忠,於是彼此都沒有在言語中點破,在拍下的全家福照片裡,一家三口少了一起笑容,多了些許沉重與靜默。

王生明與妻女

王生明的獨子王應文那時候14歲,正念著初中的懵懂年紀,他永遠記得父親的最後一次短暫幾天待在家裡相聚的時光,父親先帶王應文去理髮,又買了信封、信紙,要兒子以後要記得寫信給父親,還將熱騰騰剛獲得的「國軍戰鬥英雄獎」所附贈的手錶、鋼筆、筆記本等,毫不眷念的全部送給了唯一的兒子,王應文有不祥的預感,因為這次父親竭盡所能把身旁所該給的全給了,卻看不到父親臉上露出半點笑容,而是傳達一份訊息,一種彌補王應文即將失去父親的遺憾。以前,只要王生明回家,王應文從來不會問父親下次什麼時候回來,但是這次,王應文問了父親:「爹,下次您什麼時候回家?」王生明摸了摸兒子的頭,似乎聽見父親嘆了口氣說:「等爹把仗打完了再說」。

一江山局勢丕變,上級原本要給王生明放長假,卻臨時改變主意,要身為守備司令的王生明趕緊返回大陳,1月7日,他動身要和部隊一起搭軍艦返回一江山島,那天,王應文在學校上課,王生明突然跑到學校幫兒子請一天假,要王應文陪父親搭公車到基隆港搭船返回一江山,父子倆在車上相伴,王應文覺得父親話中有話,一再告誡他:「你以後讀書要比現在還用功」;「你一定要好好聽母親的話」;「你一定要常常和我通信,我一寫信給你,你要馬上回信」……王應文當時不知道父親為何一再強調這些,如果他那時知道父親將會犧牲殉國,他一定抱著父親哭喊,死也不肯父親離開他。

位於台北市的一江山公園

公車到了基隆軍港碼頭,王生明發現距離開船還有一段時間,他便要兒子陪他一起上中字號登陸挺和部隊叔叔伯伯打聲招呼,王生明當下很珍惜和兒子相聚的時間,介紹完兒子給部隊袍澤認識後,王生明才把兒子帶下登陸艇,看了看時間還有十餘分鐘,他又堅持要陪兒子在軍港旁邊的公車站牌等車,王應文不明白父親這些從來沒有過的舉措,只是當時天空下起大雨,父子倆都沒有帶雨具,王生明情急之下,從口袋拿出一條手帕,細心地把手帕4個角各打個結,做成一頂「手帕帽」蓋在兒子的頭上,年少的王應文被父親的舉動不太了解,還笑著對父親說:「這手帕怎麼能擋雨呢?」或許對王生明而言,這是此生最後一次傳達對唯一兒子的關愛。

沒多久,一部公車駛進站牌,王生明知道時間不多了,他又語重心長的和兒子說:「爸爸這幾天跟你說的話,你要好好記住,將來要靠你了」。兒子王應文第一次看見父親泛著淚光,天空雖然下著雨,他很清楚能分辨出父親眼角不是雨水,而是淚水,王應文的眼淚也在眼眶打轉,父親為他拭去淚水,他沒有放聲大哭,因為他不想讓父親難過,更不想讓父親覺得他軟弱。他多年後回憶說:「我上了公車,扭過頭隔著車窗看著父親站在站牌那邊,細雨中,他不停地揮手,直到看不見我搭的那班公車為止。」

1月18日一江山戰役爆發,中共解放軍首次三軍聯合作戰,共軍轟炸機投擲超過500枚重磅炸彈空襲,與近5萬餘發的砲彈轟射下,一江山頓成焦土,在3天的戰役中,國軍千餘名守軍悉數陣亡,王生明指揮官最後遭共軍團團包圍,他與大陳長官處通上最後通訊,王司令說:「現在敵人距我只有50公尺,我手裡有一顆給我自己留下來的手榴彈,我王生明絕不會給國家丟人!」臨死前,他仍率殘餘傷兵衝殺,王生明高呼「中華民國萬歲。」最後拉開手榴彈引信,當場與陣地共存亡,壯烈殉國時年45歲。

王生明英勇殉國的消息,國防部派人到王應文家裡來,對著柳淑輝女士說:「夫人啊,對不起,王司令已經陣亡了。」王夫人一聽崩潰大哭,王應文也跟著哭了出來,那時候,再過幾天就要過農曆除夕,除夕是中國人一家團圓,圍爐吃團圓飯的日子,過年前聽到這噩耗,母子往後十餘年只能寂然度過失去父親的除夕團圓飯。王應文年少痛失親怙,在他最需要父親陪伴成長的階段,沒了父愛,每到午夜夢迴時,他獨自一人啜泣,哭紅雙眼不知多少回,夜闌人靜總會感慨,他和父親公車站牌離別時,懊悔沒有好好抱抱父親,親吻父親,人間再也盼不回父親這棵溫暖的大樹。

右為王應文

民國86年10月,王應文第一次登上一江山,這一座他父親生命走向盡頭的島嶼,在千層浪花拍打的岸邊,他與十餘位一江山遺族,一同焚香祭奠各自的父親,王應文嘗試尋找父親生前的足跡,畢竟歲月轉換、人事已非,他終究無法發現父親的任何遺骨,王應文僅能撿拾國軍碉堡遺跡前面的幾塊石頭、一束藤蔓,他相信這幾塊石頭曾經沾染過父親的鮮血,彷彿把他父親的英靈帶回台灣。之後,王應文又兩度到一江山,因為這座島嶼,是他能感受到父親溫度的地方。

時光荏苒,王應文先生已於民國109年2月6日辭世,享壽80歲,他們父子倆終於在天國相聚了。王應文曾說他在14歲當下,與父親40多年的生命,父子之情,驟然的畫下句點,彼此一定抱持同樣的缺憾。他受訪時說:「我希望來生我還是他的兒子,來生他一定要做我父親;希望再延續父子情。」

筆者曾經試想,王生明將軍如果不去一江山,王應文就不會失去摯愛父親,也不會留下孤兒寡母無依無靠。但是,王生明將軍選擇毅然奔赴一江山,不再回家,他的犧牲,卻照亮了更多人回家的路,確保台灣一甲子的和平不墜,他是一位偉大的父親,寧願一家哭,也要扛起捍衛中華民國存亡的好父親,這是華人父親固有的態度和精神,但也留給家人無止盡的思念。

一江山戰役示圖

(作者為臉書「我的抗戰」版主)

文章來源:我的抗戰@HankChuangR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