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堂法帖

《三希堂法帖》簡介與說明

《三希堂法帖》簡介與說明

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

《三希堂法帖》,全稱為《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共32冊,236篇,是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由宮廷編刻的一部大型叢帖。

乾隆十二年令梁詩正等編次內府所藏魏鍾繇至明代董其昌共一百三十五位書法家(含無名氏)的墨跡鉤模鐫刻,選材極精,共收三百四十件楷、行、草書作品,另有題跋二百多件、印章一千六百多方,共九萬多字。因帖中收有被乾隆帝視為稀世墨寶的三件東晉書跡,即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珣的《伯遠帖》和王獻之的《中秋帖》,而珍藏這三件希世珍寶的地方又被稱為三希堂,故法帖取名《三希堂法帖》。清人陳焯編有《釋文》刊刻。

乾隆二十年(1755年),蔣溥、汪由敦、稽璜等奉敕編次《續刻三希堂法帖》又名《墨軒堂法帖》,由焦國泰鑴刻。

三希堂

三希堂,古時是清高宗弘曆即乾隆帝的書房。“三希”即“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士人希望成為賢人,賢人希望成為聖人,聖人希望成為知天之人,也就是鼓勵自己不懈追求,勤奮自勉。

書房名為“三希堂”,乾隆十一年(西元1746年)間在此收藏了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至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時,“三希堂”還收藏了晉以後歷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蹟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種。

故宮建築

名稱

三希堂,位於故宮博物館養心殿的西暖閣,原名溫室,後改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曆即乾隆帝的書房,也是其作為養心殿主人留下的最明顯的標誌。乾隆皇帝書寫的“三希堂”匾額和《三希堂記》墨蹟,至今還懸掛在牆上,匾額兩側對聯為“懷抱觀古今;深心托豪素”(其中豪素指書法)。另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也有一處“三希堂”,藏有《快雪時晴帖》。三希堂始於乾隆朝,後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各朝都從未有任何變動,至今仍保持原貌。

含義

按其本意,“三希”有二解;一曰“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即士人希望成為賢人,賢人希望成為聖人,聖人希望成為知天之人。“三希”是鼓勵自己不懈追求,勤奮自勉。第二種解釋為“珍惜”。古文“希”同“稀”,“三希”即三件稀世珍寶。在當時,這兩層含義是並重的。乾隆帝文韜武略、博學多識,能詩詞,尤擅書法,曾多次在全國尋求歷代大家的名貼,乾隆十一年(西元1746年)在此收藏了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這三件古代墨寶,被乾隆帝所珍愛,特意貯存在此,不時把玩。至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時,三希堂收藏了晉以後歷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墨蹟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種。

乾隆十二年(西元1747年)至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乾隆帝敕命吏部尚書梁詩正、戶部尚書蔣溥等人,將內府所藏曆代書法作品,擇其精要,由宋璋、扣住、二格、焦林等人鐫刻成《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簡稱《三希堂法帖》)。法帖共分32冊,刻石500餘塊,收集自魏、晉至明代末年共135位書法家的300余件書法作品,因帖中收有這“三希”,而珍藏這三件稀世珍寶的地方又被稱為三希堂,故法帖取名《三希堂法帖》。完成之後,僅精拓數十本賜與寵臣。後於乾隆十七年,複從宮中藏品中再次精心挑選出歷代名人法書五卷,摹刻上石。至此,《三希堂法帖》始成完璧。至清代末年,其傳始廣。法帖原刻石嵌于北京北海公園閱古樓牆間。

後來“三希”在近代經歷顛沛流離,1951年離宮之後四易其主的《中秋帖》和《伯遠帖》被國家收購後送還故宮,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至今,此時距離“二希”離開紫禁城已經整整過去了二十七年,三希堂依然保留著當年的樣子,“三希”帖卻沒能一起回來。命運多舛的《快雪時晴帖》飄泊了大半個中國,最終卻流落到了千里之外的臺灣,目前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在臺北有三希堂的複製品。

簡介

三希堂內僅約四點八平方米,但陳設幽雅、古樸,彌補了空間的不足:狹長的室內進深用楠木雕花隔扇隔分成南北兩間小室,裡邊的一間利用窗臺設擺乾隆御用文房用具。窗臺下,設置一鋪可坐可臥的高低炕,乾隆御座即設在高炕坐東面西的位置上。乾隆御書“三希堂”匾名,“懷抱觀古今,深心托豪素”對聯分別張貼在御坐的上方和兩旁。低炕牆壁上五顏六色的瓷壁瓶和壁瓶下楠木《三希堂法帖》木匣,被對面牆上落地大玻璃鏡盡收其中,小室立顯豁然開朗。此外,小室隔扇橫眉裝裱的乾隆御筆《三希堂記》,牆壁張貼的宮廷畫家金廷標的《王羲之學書圖》、沈德潛作的《三希堂歌》以及董邦達的山水畫等,更為三希堂增添了無限韻致。

三希堂不僅以儲存三希墨寶而聞名於世,同時還陳設有大量當時製作的極為精緻的工藝品和文房器具。高雅與精緻始終充溢著這個狹小的空間,散發出濃濃的書卷氣。觀者在欣賞讚歎之餘無不流連忘返。

三希堂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的書房,面積不大,卻大氣、肅穆,窗明几淨,皇氣逼人。幾案左首是玉如意,右首是銅暖爐。牆壁上有一副對聯,上聯是:“懷抱觀古今”,下聯是:“深心托豪素”,為乾隆皇帝親筆。聯語平起仄收,天然古樸,彰顯作者博古通今、有會命筆的高懷逸興。

“深心托豪素”出自顏延之《五君詠·向常侍》:

向秀甘淡薄,深心托豪素。

探道好淵玄,觀書鄙章句。

交呂既鴻軒,攀嵇亦鳳舉。

流連河裡遊,惻愴山陽賦。

向常侍即向秀,字子期,竹林七賢之一。“深心托豪素”,豪素亦毫素,豪通毫,是筆和紙的代稱,陸機《文賦》有“思風發於胸臆,言泉流於唇齒;紛葳蕤以馺遝,唯豪素之所擬”。也用來說明詩文著作,或指研究學問。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有“知君重毫素”;王直《題山水贈楊熙節》有“興來展豪素,滿眼絢金碧”;彭孫遹《張都尉畫馬歌》有“早歲壯懷時吐露,伏櫪雄心見豪素”等。乾隆在“三希堂”借用,自是指書法作品了,意謂潛心於紙墨筆劃。

“深心托豪素”寓意深刻,歷來頗受名家青睞,很多名人曾予借用。近代文人呂貞白題畫詩有:“繪事貴寫生,始可得天趣。邱壑藏胸中,深心托豪素。一樹一石姿,要為神所注,善畫必善書,真理終無誤。此老固善書,畫乃得書助。點劃疏岩間,淳樸力能赴。脫落無町畦,肯學邯鄲步。直節允精誠,真宰可天訴。”

“深心托豪素,努力愛春華”是鄭板橋名聯,鄭板橋把顏延之的詩句用作上聯,談著書立說要專心致志,下聯談態度與方法,指要注意文采。

“懷抱觀古今”出自謝靈運的《齋中讀書詩》,意謂要用寬曠的襟懷鑒賞古今賢人。

昔余游京華,未嘗廢丘壑。

矧乃歸山川,心跡雙寂寞。

虛館絕諍訟,空庭來鳥雀。

臥疾豐暇豫,翰墨時間作。

懷抱觀古今。寢食展戲謔。

既笑沮溺苦。又哂子雲閣。

執戟亦以疲。耕稼豈雲樂。

萬事難並歡。達生幸可托。

顏延之,字延年,琅琊臨沂人,是南北朝時著名詩人,與山水派創始人謝靈運同代齊名,世稱“顏謝”。乾隆帝巧借同代齊名的“顏謝”名句集成一聯,與其親自書寫的“三希堂”紙地小匾、《三希堂記》並處,足顯弘曆的無比雅意,亦可體味其對《快雪時晴帖》、《中秋帖》、《伯遠帖》三貼極盡賞玩之意。

後人對“三希堂”有諸多詮釋,但從弘曆為“三希堂”寫的對聯“懷抱觀古今,深心托豪素”來看,其原意應該是為了藏帖。

轎瓶

轎瓶靠牆的一面是平的,瓶頸下方有一孔可以懸掛,原稱為壁瓶,清檔中稱為轎瓶;轎瓶器型出現于明代萬歷朝,乾隆皇帝偏好轎瓶,在三希堂的東板牆上掛有壁瓶14只,可以看出轎瓶是乾隆雅好的陳設器之一。

作品資訊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為唐人摹本,行書四行二十四字,尺牘紙本,高七寸一分,廣四寸六分,是王羲之四十歲之後的作品,也是王羲之傳世代表作之一。當時只是手劄便條而已,因帖內有“快雪時晴”幾字而得名。此帖用筆灑脫,字體舒朗,動中有穩,是王體行書中的精品,被後人稱有“龍跳山門,虎臥風閣”之勢。此帖原是康熙年間,國子監祭酒馮源濟的家傳之寶,由馮源濟將它進獻給康熙皇帝,後來傳到了乾隆皇帝手裡。乾隆在位的六十多年間,對這幅墨寶的熱情始終不減,經常在三希堂臨摹和玩味,反復為之題跋,一生竟對此帖做過七十三次題跋。

王獻之《中秋帖》

王珣的《伯遠帖》全文共六行四十七字,屬典型的晉代行書。其內容為敘王珣《伯遠帖》事之辭,該帖的命名出自於貼內的首句的“伯遠”二字,《伯遠帖》的用筆靈舞飛動,為上乘的行草作品。

王獻之《中秋帖》

王獻之的《中秋帖》無款,傳為王獻之書,亦有人懷疑是宋代米芾的臨本。紙本,縱八寸四分,橫三寸六分,行炎,行書三行二十二字,前後有闕文。王獻之是王羲之第七子,其書法受其父影響,且又有創新,他將王體行書的筆法進一步加以昇華和提煉。此帖已接近草書,王獻之的用筆如行雲流水,連帶互映關係,將字體處理得完美至極。此帖為其五十歲後之作,屬便箋手劄作品。王羲之被人們尊稱為“書聖”,而王獻之則被稱為“小聖”。

授權高仿版全套《三希堂》

兩地故宮博物院首次分別授權,高仿版《三希堂》實現團聚

清乾隆皇帝一生酷愛書法,刻意搜求歷代書法珍跡,綜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尤以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深愛至極,故命其所藏法帖之處為“三希堂”,並親筆手書“三希堂”匾額懸於堂上。保存至今。

因歷史原因,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隨大批故宮文物南遷,最終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被盜出宮,歷經劫難,1950年經周恩來總理親自批准,動用鉅資將《中秋帖》《伯遠帖》購回,最終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三希堂寶帖》已分藏百年,成為了中華文化團圓的最大遺憾。中華文化要統一,故宮文物也要統一,盼團圓,盼統一,已成為兩岸人民共同心聲。

今紹興蘭園

今紹興蘭園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