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坤專區(2)

精鑄神魂百座山——許峰《中國百座名山詠》簡評

精鑄神魂百座山——許峰《中國百座名山詠》簡評

李金坤[1]

(江蘇大學文學院  江蘇 鎮江 212013)2022/02/09刊

摘要:許峰《中國百座名山詠》,是詩人鍾情於山、崇仰於山並殫精竭慮、傾盡心力為中國百座名山傳神寫照、塑造靈魂,這實在是一件不可多見、難能可貴的詩苑創舉。此著從中國百座名山的精神寫照與靈魂鑄造的角度,努力彰顯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給人以精神的激勵與靈魂的震撼。它具有“概括精准”、“托寓深刻”、“比擬形象”、“哲理雋永”的四大創作特色,為中國詩壇作出了新穎而積極的貢獻。

關鍵字:許峰;名山;彰顯傳統;創作特色;貢獻

許峰《詠物悟道100首》七絕2019年於羊城晚報出版社出版後,最近他又完成了《中國百座名山詠》(下稱《百山》)七絕的撰寫,即將由出版社出版。詩人如此鍾情於山、崇仰於山並殫精竭慮、傾盡心力為中國百座名山傳神寫照、塑造靈魂,這實在是一件不可多見、難能可貴的詩苑創舉!可敬可佩,可喜可賀!如果說前者是從百種人情物態中感悟出深刻而普遍的人生哲理、給人以思想啟迪的話,那麼,後者則是就中國百座名山的精神寫照與靈魂鑄造的角度,八面來風,共同彰顯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給人以精神的激勵與靈魂的震撼!閱讀《百山》,深為其中所蘊含的奇氣、靈氣、文氣、豪氣、壯氣、英氣所感動、所感染、所感奮!一氣讀下,熱血奔湧,精神振奮!《百山》之所以具有如此誘人的閱讀魅力與審美效果,主要得力於詩人“概括精准”、“托寓深刻”、“比擬形象”、“哲理雋永”的四大創作特色。

一、概括精准——刪繁就簡三秋樹

一首七絕,短短四句二十八個字,要將每座山的核心內容與精彩亮點概括提煉出來,甚為不易,它著實需要詩人本身必須具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與高度而精准的概括能力。詩人完全做到了,十分佩服。例如對“萬山之宗”崑崙山的描寫:“磐石如鱗苦崢嶸,風刀雪劍亦從容。度得百日春風到,融冰續水育蔥蘢!”詩人主要抓住其穩重剛強、滋潤萬物的崇高形象與慈愛胸懷,彰顯“父愛如山”的偉大精神,印象深刻,意義非凡。又如《詠泰山》寫“泰岱獨尊懾五嶽”莊偉無比的民族形象,《詠嶽麓山》寫“唯留書香伴歲傳”的嶽麓書院的輝煌業績,《詠神農架山》寫“世間競為神農迷”的民間傳奇色彩,等等。這些無不提煉出名山最具特色與魅力的內涵,精准禮贊,全力彰顯出名山別具一格的獨特之美。塑魂筆力雄渾蒼勁,形神俱佳意味甚濃。

二、托寓深刻——一片冰心在玉壺

孔子云:“智者樂水,仁者樂山”。[1]從《詩經》開始,人們就關注於山並加以描寫,如《小雅·節南山》:“節彼南山,維石岩岩”,極寫南山之高峻巍峨,不過,這些山大多是作為詩歌的背景出現的。到了魏晉南北朝以後,人們便開始將人的情感投射於山,由此注入了特殊的詩人精神,因此,自然出現了作為重要詩學概念的“意象”一詞。何謂“意象”?袁行霈先生曾有一個較為圓融的解釋:“意象是融入了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觀物象表現出來的主觀情意”。[2]這種打有詩人精神烙印的山意象,在唐宋以後的詩詞歌賦中運用十分廣泛。如李白《獨坐敬亭山》:“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杜甫《望嶽》:“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陸遊《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辛棄疾《賀新郎》:“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文天祥《過零丁洋》;“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龔自珍《己亥雜詩》(184首);“小樓青對鳳凰山,山影低徊黛影間”;而毛澤東的詩詞對山意象的描寫更是情有獨鍾,光彩照人。如《七律·長征》:“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礡走泥丸”;《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沁園春·雪》:“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等。在這些山意象中,無不蘊含著作者的偉大形象、英雄精神、革命氣勢及博大情懷,具有鮮明的象徵意義。由《詩經》到毛澤東幾千年來詩歌山意象的演變軌跡觀之,山意象的比興托寓手法是越來越受到詩人的喜愛,佳作如林,構成一道精彩紛呈的詠山風景線。因此,袁行霈先生認為:“中國古典詩歌確實有寄託象徵的傳統,美人香草,春蘭秋菊各有習慣的寓意。”[2]確實如此。

在前人的基礎上,詩人於《百山》中借助於山意象而恰如其分地表達眾山所托寓的堅定意志、高尚品質、偉大精神等,精心營造出具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後來居上的獨特藝術景觀。作者在《百山》中是有意而為之者,他要通過托寓之法,為百座名山真真切切地傳神鑄魂,實實在在地勾畫出每座山的生動氣韻與非凡精神,以受鼓舞、激勵與鞭策之重要作用。正如詩人自己所說的那樣:“一座山如果沒有靈魂,只不過是一堆奇峰秀水;一首詩如果沒有思想,只不過是幾行花哨詞藻。所以詩人寫每一座山,或根據山的人文內涵,或根據山名的含義,或根據山的地理韻味,或根據山的一些傳說,在短短四句詩中力求賦予每座山一種不同的精神風貌,讓讀者在讀詩的同時,能從山的精神風貌中得到一點人生啟示。”這便是《百山》的著力之處、精彩之點、魅力所在、成功之處!

《百山》中對於五嶽(泰山之雄、華山之險、衡山之秀、恒山之奇、嵩山之峻)、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九華山、五臺山、普陀山、峨眉山)與中國十大道教名山(武當山、青城山、龍虎山、齊雲山、鶴鳴山、終南山、三清山、崆峒山、老君山、羅浮山)這些代表著中華儒道佛三教思想文化精髓的名山,都基本寫全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三大精神支柱都在這些名山中得到了最為準確的展現,其精神象徵一目了然、觸處生春。在這些充滿儒釋道三教深厚文化精髓的名山歌詠中,讀者便會潛移默化地深受穩重剛毅、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儒家文化,天人合一、和諧萬物、逍遙自在道家文化與慈悲為懷、善待世界、福慧雙修佛家文化的感染,通過諸多象徵三教文化精神的名山之詩的閱讀,來提升三教文化思想交融的新境界。

詩人除了歌詠象徵三教文化精神的名山詩篇之外,《百山》還禮贊了不少象徵紅色革命文化精神的名山佳作,如《詠太行山》“何惜皮囊黃土淋”的視死如歸的大無畏英雄氣概,《詠二郎山》“壯士血肉鋪天路”的忘我拼殺的犧牲精神,《詠井岡山》“已燃星火燎舊世”的不忘初心、堅持抗戰的堅毅品質,《詠呂梁山》“文星武英耀華夏”的英雄群像的威武氣象,《詠大別山》“千秋滄桑鍛脊樑”的革命聖地的無私情懷,《詠賀蘭山》“千年刀兵刃邊關”的民族融合、共同殺敵的可貴友誼,《詠狼牙山》“狼牙虎賁鬼神驚”的英勇將士的淩雲壯志,《詠沂蒙山》“紅嫂乳汁化甘露”的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牢不可破的軍民魚水情,《詠華鎣山》“志士浴血紅梅贊”的捨身忘死的堅定革命信念,等等。這些用無數革命先烈鮮血染成的名山,無疑象徵他們保家衛國、奮勇殺敵、視死如歸、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與人格魅力。可喜的是,現在都已開闢成紅色文化旅遊景區,這對後人的教育意義是極其深遠的。而《百山》就上述這些充滿紅色文化精神名山的竭情歌詠,對於發揚紅色文化傳統、提升精神文明境界,必將起到積極作用。

《百山》除了對於托寓中華三教優秀文化精神及其紅色革命文化元素象徵意義的名山描寫之外,還對於名山中具有優秀傳統美德與文化精神的象徵意義給予了全面而深入的挖掘,充分凸現名山的托寓精神,使其珠玉重光,閃射出啟迪人生、激發智慧、豐富自我、實現價值的人文光輝。如《詠王順山》所彰揚的“孝悌馳名王順山”的孝順精神,《詠金山》通過對“惡僧冷血斷良姻”法海破壞白娘子與許仙恩愛姻緣醜惡行徑的批判而宣導以善待人、成人之美的和諧風氣,《詠四姑娘山》所提倡的“滴水湧報村寨情”的知恩圖報的感恩美德,《詠王屋山》所頌揚的“誓言移山坦途通”的堅定信念、排除萬難的愚公精神,《詠江郎山》所弘揚的“兄慈弟恭悅心房”團結友愛傳統風尚,《詠火焰山》所稱美的“兇險難擋取經路”的披荊斬棘、誓獲全勝的拼搏精神,《詠雲臺山》所呼喚的“金猴奮起掃迷障”的英雄主義氣概,《詠望兒山》所敬仰的“母愛無私苦偕愁”的“可憐天下父母心”的慈愛仁懷,《詠義峰山》所推崇的“大愛立世享風清”的博愛胸襟,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由上可見,《百山》托寓的優秀傳統文化精神是十分豐富多彩、星斗璀璨的,它們與中共十八大所宣導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甚相一致、遙相呼應的。由此觀之,《百山》堪稱是一部以山為媒、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宣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好教材。

三、比擬形象——萬紫千紅總是春

山時靜止的,固定的,無生無息的,但在《百山》的不少詩篇中,在詩人採用了比擬的修辭手法之後,這些山便具有了人一般的生氣與靈性,形象生動,親切可愛。如《詠喜馬拉雅山》將此山比喻為“亙古地球村中主”,現在地球已成為一個村莊,而作為喜馬拉雅山組成部分的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瑪峰,以世界第一高峰的雄偉風姿,屹立於中尼邊境的喜馬拉雅山脈的中段。附近聳峙著洛子峰、南迦帕巴特峰、喬奧尤峰、希夏邦馬峰等6座8000米以上的姐妹峰,成為世界上高峰簇擁、地勢最高的地方。所以,詩人將它比作是“亙古地球村中主”,實在是在恰切不過了,突出了它在世界崇高無二的霸主地位。比喻之妙,可謂神來之筆。《詠江郎山》將三爿巨石比作是“攜手同心日月長”的好兄弟,同心友好之精神,觸目可感。《詠唐古喇山》將三江之源的唐古喇山比作是“哺育華園遍地花”的華夏慈母,形象聳天,可敬可親。《詠玉龍雪山》將其比擬為“潔身無懼裹冰霜”高雅脫俗的廉潔君子,頗為貼切,令人崇敬。《詠天柱山》則將此山擬物,比作是“龍吟虎嘯懾千山”,極寫此山的威武雄壯、震天動地的赫赫氣勢,驚心動魄,激發意氣。詩人善用比擬手法,活脫寫出了名山的動人形象、可貴品質、偉大精神,更具有可讀性、感染性、啟發性。

四、哲理雋永——好詩不過近人情

《百山》中沿用了詩人善於哲理寫詩的一貫風格,順手拈來,聯想豐富,談理論道,開闊眼界,極大增強了讀者的閱讀效果。如《詠鍾山》:“金鑾不以庶民念,鍾山風雨盡飄搖”,南京是六朝古都,歷史上大凡於此建都的帝王都是短命的,一般風水先生們認為是此地風水不好,而詩人則別出心裁,一針見血地指出,歷代江山風雨飄搖,關鍵就在於統治者們不為民著想,視民若草芥,深刻揭示了“水能載舟”、“水也能覆舟”的如何擺正君民關係的深刻道理,發人深省,警鐘長鳴。《詠普陀山》:“人生德馨慈航遠,立世存善福報深”,此二句告訴人們積善成德就有大的福保,因果鮮明,道理清晰。《詠嶽麓山》:“鮮花野草隨秋逝,唯留書香伴歲傳”,眾所周知,嶽麓書院是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迄今保存完好,書香縷縷,百世不絕。詩人通過一“逝”一“傳”的鮮明對比,突出了“詩書傳家久”真理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詠雀兒山》:“勇者世界無難事,踏雲摘星視等閒”,此二句與“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民間格言的深刻道理具有異曲同工之妙,激勵鼓舞,催人奮進。像此類耐人尋味的哲理詩句在《百山》中比比皆是,讀之齒頰留香,回味無窮,令人深思,促人覺醒!

詩人許峰出身行伍,讀過軍事院校,做過多年軍隊新聞工作,發表作品數百萬字,轉業地方後任市委部門領導,經歷豐富,思維敏銳。他一貫勤學善思,筆耕不輟,一身正氣,鐵骨錚錚,關注現實,心繫民眾,擅長七絕,為時而吟,為事而歌,愛恨分明,褒貶兼用,因此,他的詩歌多具有貼近生活、實事求是、熱情洋溢、風格豪爽的特質,這些在《百山》中再一次得到了全面而系統的呈現。詩人正值盛年,體康筆健,詩思豐沛,豪氣不減,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詩人一定會奉獻更多更新更美的佳作!

行文至此,筆者意猶未盡,遂綴小詩以為結語焉:

精鑄神魂百座山,緣情言志總雙關。

鐵肩妙手新程邁,再向詩峰絕頂攀!

 

參考文獻:

  • 楊柏峻譯注.論語[M].北京:中華書局,1980:
  •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手機:13812454416

 

[1]作者简介:李金坤,江苏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文化与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