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海專區

王仁海—穿越時空的傳拓

王仁海—穿越時空的傳拓

——評王仁海和他的『博古穎傳拓』  文_王曉光

摘自書畫世界   2021/12/15刊於本網站

1971年生。中國民主同盟盟員。2009年結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書法碩士研究生課程班。現為山東藝術學院 2016級中國畫山水方向藝術碩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山東書法家協會會員。近年來傾情書畫創作與理論研究,並精研於傳拓技藝的傳承與創新,有專著《走近〈清明上河圖〉》《博古穎傳拓及其在當代藝術創作中的價值研究》《博古畫及其在當代藝術教學中的價值研究》等。多項課題入選省部級課題專案,多篇論文入選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學術研討會,並發表於《中國書法》《書法研究》等雜誌。

我國古代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就金石書畫而言,歷代遺存極為宏豐。其中的石、金銘刻類書法、圖畫等,在古代想要傳承、傳播,往往使用傳拓法,即用紙、墨、椎拓工具從金石器物上拓印其文字或圖畫的技法,是我國特有的保存、傳承古代文獻的傳統方法。

我國古代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就金石書畫而言,歷代遺存極為宏豐。其中的石、金銘刻類書法、圖畫等,在古代想要傳承、傳播,往往使用傳拓法,即用紙、墨、椎拓工具從金石器物上拓印其文字或圖畫的技法,是我國特有的保存、傳承古代文獻的傳統方法。

攝影技術出現以前,我國傳統傳拓技術可以說是世界上唯一一種能夠完整地、如實地再現金石等器物上文字、圖像的技術。攝影雖可以完整再現以上物品影像,但無法全面攝取如三代吉金等器皿內部詳細情形,而傳拓則可以全形拓技術對此做如實展現,而且細微之處如文字筆劃細部、花紋圖飾細節等皆能清晰地再現出來。傳拓技術之一的全形拓可以全面表現器物“立體面貌”,即以平面傳拓形式再現物件的立體形態。全形拓彌補局部拓及現代攝影術的各自不足,自有其表現優勢,既是對器物、金石文字或圖像的紙面再現,也可視作一種藝術再創造。總之,傳拓對金石學、書法、美術諸領域的意義和幫助是其他技術不可替代的。

隨著傳拓的傳承發展,至清末又出現了另一種技藝即“穎拓”。周佩珠在《傳拓技藝概說》中解釋:“‘穎拓’,由毛筆的別名‘毛穎公’引申得名。這種方法,多用筆尖對一些器物進行補拓,如拓青銅器全形,就得用毛筆來補拓不足之處。”穎拓可以說是“畫”出的一種拓片形式,製作時把要拓的原物放在一邊,看著原物以筆蘸墨在紙上畫、抹、點、拓,拓出的作品與原物在似與不似之間,是對墨拓藝術效果的一種補充。穎拓由清末民初著名書畫家姚華所創,郭沫若對姚華穎拓極為推崇,郭老在題姚氏穎拓的詩句中說:“氈拓貴其真,穎拓貴其假。假則何足貴,君不見繪畫。攝影術雖興,畫筆千金價。”穎拓技術可以說涵蓋了傳統傳拓(椎拓)及全形拓諸種技術及優點。例如穎拓青銅器全形,除了表現細節外,還可表現器物位置的前後疊置關係,這是椎拓無法做到的。姚華於1914年所作《古歡圖》中有壺、釜、豆、鐎斗四體器物,器中由陳師曾補繪花卉,姚氏以高超拓法,表現了器物體積、明暗以及空間感,同時具有椎墨拓本的風格與神韻。穎拓名曰“拓”,實為“畫”,追求同椎拓一樣的形神、氣韻並具自身特色。穎拓藝術作品作為古器物的藝術再現本,既具有傳統拓片的真實效果,又具有“畫拓”的藝術特徵和欣賞價值,甚至是“對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創新和發展”。

以上傳統傳拓和穎拓由於各自均有一定程度的局限,已不能滿足時代對傳承傳拓技藝的要求。山東青年學者、書畫家王仁海在多年研究傳統傳拓、穎拓技藝的基礎上,結合以上兩種拓法並繼承清末達受、陳介祺之傳拓法,並融合現代科技和穎拓等綜合手法,形成“博古穎傳拓”新技藝。

清代著名金石學家、收藏家陳介祺對傳拓頗有研究,其全形拓獨創之法為“分紙傳拓再裝裱合一”“繪圖分拓,剪紙裝裱”,重視器內拓。清末僧人達受則開創“繪圖刻版,器外施拓”之法。“博古穎傳拓”吸收清末達受的“器外拓”原理,結合陳介祺的“器內、外拓”之法並創新而成。“博古穎傳拓”可對現存金石器物採用器內拓或局部拓,失傳的金石器物(或不可再拓文物)採用器外拓,不足之處以“穎拓”和其他繪畫方法輔助完成,並充分利用現代技術與新材料來輔助完成器外拓的創作過程。可以說,每一幅“博古穎傳拓”作品皆屬原創而不是原拓作品,是參照原器物或文獻資料,在忠於歷史和原器物的基礎上,進行二度創作的作品。這種技術集椎拓、穎拓、書法、繪畫藝術於一身,只有精於書畫創研、金石考古,精鑒碑帖者,才有能力創作出“博古穎傳拓”作品。此技藝作為專項課題被列為“2017年度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專案”,並為眾多文博單位所採用和推廣,亦有繪畫工作者將之運用到博古畫創作中。

王仁海致力於書畫及金石碑帖的研究與創作,經過長期的傳拓實踐研究和探索,結合當前多元文化藝術創作發展的需求,並在繼承傳統傳拓的基礎上,經過數十年藝術實踐創新形成的“博古穎傳拓”,漸被業界所認可,用此技藝創作的古代碑刻作品有《石鼓文宋拓及全形拓》《泰山刻石宋拓四面》《琅玡台刻石宋拓四面》《漢楊叔公殘碑》《蘇軾超然台記》等,當代青年學者、著名碑帖研究專家仲威先生見到其“博古穎傳拓”作品《泰山刻石宋拓四面》後,贊此技藝為“穿越時空的傳拓”。王仁海在創作“博古穎傳拓”作品的同時,更花大量精力於這種技藝的研究與推廣上。他針對此技藝寫了多篇學術論文,如《拓印技藝的傳承與創新——以博古穎傳拓為例》《傳拓技藝與高等書法教育課程相結合的實踐研究》《基於歐陽中石先生書學理念的“傳拓文化”研究》等,發表在《中國書法》《書法研究》《藝術品鑒》等專業期刊,他的“博古穎傳拓”作為專項課題獲“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專項課題”“山東省藝術教育專項課題”等多項省部級課題立項。

傳拓

傳拓是以紙緊覆金石器物的文字、圖畫上面,然後用墨打印;因在傳拓過程中有一套技術方法,故名。由於此法主要應用於金石器物上,如拓印碑刻、墓誌、甲骨文字、陶器文字、青銅銘文、玉器花紋、瓦當圖案、畫像石、銅鏡、貨幣、銅器器型等,所以也稱金石傳拓技法。 傳拓技法的“拓”是個多音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裏讀音不同。“拓”字的規範語音讀tà,但在民間大多讀作tuò,拓也作搨。

傳拓作品

存最早的拓品是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圓籙於甘肅莫高窟第一十六窟發現藏經洞裏三件唐拓本藏敦煌石室之一為的唐太宗行書《温泉銘》,尾題“永徽四年(653年)八月三十一日圉谷府果毅(下缺)”墨書一行,證知確為唐初物。殘存五十行,另兩件為歐陽詢《化度寺碑》和柳公權《金剛經》,也是殘本。《温泉銘》、《金剛經》及《化度寺》之前兩頁,被伯希和劫往法國,今藏巴黎國立圖書館。

 

王仁海

王仁海 北朝佛造像題跋 70cm×34.5cm 2018

王仁海 蘇軾詩刻題跋 46cm×57cm 2018

王仁海 蘇軾詩刻題跋 48cm×57cm 2018

王仁海 泰山刻石題跋 135cm×70cm 2017

王仁海 雩泉籲歌

王仁海 趙明誠題刻拓片題跋 108cm×67.5cm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