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名家繪畫

明人畫《入蹕圖》

明人畫《入蹕圖》

李常生資料整理  2021/11/14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絹本設色畫縱:92.1公分、橫:2601.3公分。

這支盛大的皇家謁陵隊伍,由北京城得勝門出發,直至皇帝謁陵的目的地,離京城四十五公里外的天壽山,這裡是明朝歷代皇帝的陵寢區。

「出警圖」與「入蹕圖」雖是各自分開的二幅長卷,但是所繪的卻同是掃墓、巡視的過程,因而通常被合稱為「出警入蹕圖」。

畫家將皇室謁陵的整個時空歷程出發→抵達→返回,濃縮於二幅長卷之中。傳統觀賞「出警圖」是由右往左;「入蹕圖」則由左往右。「出警圖」繪皇帝騎馬,由陸路出京,「入蹕圖」畫皇帝坐船,走水路還宮。這兩幅圖卷不但是國立故宮博物院所收藏手卷畫作中最長的兩幅(「出警圖」的橫長有26公尺,「入蹕圖」更是超過30公尺),人物眾多,場面宏偉,更是歷代繪畫作品中少見的超級鉅作。

這二幅作品,均未署名作者姓名。但可以確定的是,得出動許多宮廷畫師的合力創作,才能完成這二幅佈局精采生動的鉅作。

【註】上文摘自台北故宮博物院官網。

《出警入蹕圖》乃是中華民族的珍貴國寶。《出警圖》繪皇帝騎馬,由陸路出京,《入蹕圖》畫皇帝坐船,走水路還宮。這兩幅圖是台北故宮博物院所收藏手卷畫作中最長的兩幅(《出警圖》的寬26米,《入蹕圖》超過30米),人物眾多,場面宏偉,是歷代繪畫作品中少見的超級鉅作。

這兩幅作品,均未署名作者姓名。但可以確定是許多宮廷畫師的合力創作,才能完成這兩幅佈局精采生動的鉅作。《出警圖》與《入蹕圖》雖是各自分開的兩幅長卷,但是所繪的卻同是掃墓、巡視的過程,因而通常被合稱為《出警入蹕圖》。 畫家將皇室謁陵的整個時空歷程出發→抵達→返回,濃縮於兩幅長卷之中。傳統觀賞《出警圖》是由右往左;《入蹕圖》則由左往右。

這幅畫描繪出明朝皇帝出京謁陵盛況的宮廷畫卷。描繪的是皇帝在宮廷侍衞的護送下,騎馬出京,聲勢浩大的來到京郊的十三陵拜先祖,然後再坐船返回北京的情景。皇帝一出一入,相互呼應,氣勢壯觀,栩栩如生。

《出警入蹕圖》描繪的是一支龐大的皇家謁陵隊伍,由北京城德勝門出發,畫家沿途鋪設盛大的衞儀陣容,直至皇帝謁陵的目的地——離京城四十五公里外的天壽山——這裏是明朝歷代皇帝的陵寢區。《出警圖》與《入蹕圖》雖是各自分開的兩幅長卷,但是所繪的卻同是掃墓、巡視的過程,因而通常被合稱為《出警入蹕圖》。畫家將皇室謁陵的整個時空歷程出發、抵達、返回濃縮於兩幅長卷之中。

《出警圖》繪皇帝騎馬,由陸路出京,《入蹕圖》畫皇帝坐船,走水路還宮。這兩幅圖是台北故宮博物院所收藏手卷畫作中最長的兩幅,人物眾多,場面宏偉,更是歷代繪畫作品中少見的超級鉅作。這兩幅作品,均未署名作者姓名。但可以確定的是,得出動許多宮廷畫師的合力創作,才能完成這兩幅佈局精采生動的鉅作。

“蹕”的意思是帝王出行的車駕,“警蹕”的意思是清道,禁止路上行人,以利帝王車駕通行。出警入蹕,意指皇帝出巡歸來。此兩幅圖實系一個主題就是帝王掃墓,出行歸來沿途浩蕩的隊伍包括護衞、儀仗、侍從、隨行百官,雖系一個主題,但用兩種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出行時走陸路,返回時走水路,故產生不同的畫景,為區分兩畫,把警蹕兩字分開,警給了出行,蹕給了入行,如是兩者合而為出警入蹕圖。《出警入蹕圖》描繪的是明朝皇帝在宮廷侍衞的護送下,騎馬出京,聲勢浩大的來到京郊的十三陵拜先祖,然後在坐船返回北京的情景。皇帝一出一入,相互呼應,氣勢壯觀,栩栩如生。

《出警入蹕圖》構圖簡潔明快,文武百官隊列整齊,迎接皇帝歸來。畫中有一個特點,就是隻有皇帝一個正面形象,其餘只是側面形象,皇帝乘船歸來的樣子也是生動傳神。

這支龐大的皇家謁陵隊伍,由北京城德勝門出發,畫家沿途鋪設,盛大的衞儀陣容,直至皇帝謁陵的目的地——離京城四十五公里外的天壽山,這裏是明朝歷代皇帝的陵寢區。

畫家將皇室謁陵的整個時空歷程出發→抵達→返回,濃縮於兩幅長卷之中。傳統觀賞《出警圖》是由右往左;《入蹕圖》則由左往右。這兩幅圖不但是台北故宮博物院所收藏手卷畫作中最長的兩幅(《出警圖》的橫長有26米,《入蹕圖》超過30米),人物眾多,場面宏偉,更是歷代繪畫作品中少見的超級鉅作。

這兩幅作品均未署作者姓名。但可以確定的是,需出動許多宮廷畫師的合力創作,才能完成這兩幅佈局精彩生動的鉅作。

據考此二卷是描繪明世宗謁陵之路線,以陸路出,而以水路還,全圖以皇帝及其儀衞為主,襯以桃紅柳綠,郊野春景之自然景色。出警圖自右而左,人馬行列路上行進,隊伍整齊,前後導從,次序井然。入蹕圖則自左而右,循水路而歸,車輅儀仗,以及大部分之羽林軍士不能乘船者,則傍岸而行。全卷繪畫,中規中矩,一絲不苟。

畫作背景

《出警入蹕圖》是明朝鉅作,也是中國國寶級名作。描述的是明朝皇帝拜謁祖宗陵寢歸來時的盛景。史書記載,明十七帝共有三人曾經拜謁過祖宗陵寢,分別是明宣宗朱瞻基、明世宗朱厚熜和明神宗朱翊鈞。經台灣專家從畫作的特點以及個別地理位置判斷,此畫中的皇帝,正是明神宗朱翊鈞。明神宗是一個在歷史上爭論頗多的皇帝,但從畫作中還是能看出,當時的大明王朝國力之盛。

文武百官在西直門橋恭迎,而西直門橋,也成為此判定此《出警入蹕圖》的皇帝是萬曆的主要原因。根據《萬曆起居注》記載,萬曆皇帝到西郊謁陵時乘馬而去,坐船從水路而歸,這正好與《出警入蹕圖》的描繪相符。《起居注》還記載萬曆皇帝歸來時文武百官都在西直門橋歡迎皇帝而《出警入蹕圖》的結尾處所繪製的也是西直門橋,由此可見《出警入蹕圖》描繪的確實是明神宗萬曆皇帝。

傳承歷史

1931年,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發生,日軍開始侵略中國,古都北平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城也處於戰爭的邊緣,故宮裏的館藏文物也岌岌可危,就在山海關淪陷的第六天,故宮博物館召開理事會決定,趕在日寇前面將國寶南遷,一連幾天,博物館裏的工作人員緊張有序地在故宮文物中挑選精品,在荷槍實彈的武裝人員的保護之下,包括《出警入蹕圖》在內的珍貴文物,開始了硝煙戰火中的大轉移,1932年,《出警入蹕圖》等文物被運往上海,為避開日軍空炸,1937年這批文物幾經周折被運抵重慶,抗日戰爭勝利後,又被運往南京。1949年初國民黨政府撤離南京,退居台灣。同時他們將北京故宮的這批文物連同南京博物館等地的文物一起運往台灣,共5500多箱。大批文物隨着飛機騰空而起,越過海峽,最終到了寶島台灣。從大陸運到台灣的這批珍貴文物開始被存放在台中縣霧峯鄉。而且一存就是十年。1965年,台北故宮博物院建成。這座博物館運用了當時的先進技術成果,可以有效防止地震、颱風、潮濕等。然而《出警入蹕圖》這件國寶一進入台北故宮就讓工作人員頭痛不已,原來《出警入蹕圖》總長度近60米,是台北故宮博物館最長的一幅畫卷。每次展出,工作人員都要設法在展館內找到一個合適的場所,讓這幅畫全部展出。所以能夠在展館中一睹這幅國寶名畫《出警入蹕圖》全貌的觀眾可以説是非常幸運的。

皇帝之爭

《出警入蹕圖》中的皇帝的唯一一個正面形象,是騎在一匹黑色的高頭大馬上,穿着金色的盔甲,盔甲兩臂繡有精美的龍紋,皇帝的帽子上插着兩根白翎,還繫着一條紅色的纓帶,他的臉被畫的很大,突出其尊貴的身份。那麼畫卷上這位神氣十足的皇帝究竟是誰?

台灣學者一致認為這是一幅描繪明朝皇帝出京謁陵的宮廷畫卷,可是對於畫面上描繪的是那一位出巡的皇帝,他們卻產生了很大的分歧.在中國歷史上,明朝的統治從1368年到1644年,延續了276年.共有十六位皇帝,據史冊記載,在明朝歷史上有過謁陵經歷的皇帝曾有三位,第一位是1425年到1435年在位的明宣宗朱瞻基,第二位是公元1521到公元1566明世宗朱厚熜,第三位是1572年到1620年在位的明神宗朱翊鈞。

那麼這幅畫卷中究竟畫的是哪一位皇帝呢?祖國大陸專家認為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與此同時,一部分台灣專家也認為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那麼畫卷中畫的皇帝是明世宗朱厚熜嗎?史書記載,嘉靖皇帝謁陵回來時百官是在阜成門外相迎的,但是《出警入蹕圖》中繪製的卻是西直門橋,另一方面《出警入蹕圖》畫卷上的十三陵牌坊是建於嘉靖十九年(1540年),這一年卻沒有嘉靖皇帝去謁陵的記載,由此推斷《出警入蹕圖》中去掲陵的不可能是嘉靖皇帝。那到底哪一位皇帝呢?

台灣著名人士朱鴻教授認為經過仔細研究後提出《出警入蹕圖》上描繪的應該是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為什麼呢?中國古代宮廷有專門記載皇帝日常言行的日記叫《起居注》。根據《萬曆起居注》記載,萬曆皇帝到西郊謁陵時乘馬而去,坐船從水路而歸,這正好與《出警入蹕圖》的描繪相符。《起居注》還記載萬曆皇帝歸來時文武百官都在西直門橋歡迎皇帝而《出警入蹕圖》的結尾處所繪製的也是西直門橋,由此可見《出警入蹕圖》描繪的確實是明神宗萬曆皇帝。

【註】上文摘自百度百科。

明神宗萬曆皇帝

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或稱萬曆帝,為明朝第14任皇帝,年號萬曆,是明穆宗朱載坖的第三子(實際上的長子),生母李貴妃。隆慶六年(1572年),穆宗駕崩,九歲的朱翊鈞登基,是為明神宗。在位48年,是明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諡號為「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明神宗在位前十五年,在首輔兼帝師張居正的領導下明朝一度呈現中興景象,史稱萬曆中興,而在位中期亦主持萬曆三大征,保護藩屬,鞏固疆土。在張居正死後始親政,因國本之爭等問題而倦於朝政,自此不上朝,國家機器運轉近乎停滯,徵礦稅亦被評為一病。萬曆年間走向活潑和開放,利瑪竇覲見明神宗,開始西學東漸,但同時朝廷內東林黨爭開始萌芽、塞外又有後金勢力虎視眈眈,在其晚年佔領了明朝東北大部分地區,使明朝退守山海關,終在氣候變遷下,明朝連荒自亂走向滅亡的局面。

早年經歷

明神宗是明穆宗的第三子。出生時,父親尚為裕王,母親李氏為王府宮女出身。父親裕王的第一任王妃李氏所生二子朱翊鈴、朱翊釴均早夭。他實際上成為裕王的長子。另,嫡母繼妃陳氏無子。

在其父繼位後的隆慶二年(1568年),他被立為皇太子,明穆宗對其很有期望,改名鈞,意思是「夫鈞者,言聖王制馭天下猶制器者之轉鈞也」。幼時朱翊鈞就十分聰惠,明穆宗在宮中騎馬時,年幼的朱翊鈞就大叫道「父皇為天下之主,獨騎疾騁,萬一馬驚,卻如何是好?」穆宗聽後歡喜萬分,馬上下馬過來摟朱翊鈞在懷裡褒賞一番。其母李貴妃教子非常嚴格,每次經筵結束以後,便督促考問他今天所學的內容。朱翊鈞小時候稍有懈怠,李貴妃就將其召至面前長跪。

隆慶六年,父親明穆宗駕崩,朱翊鈞即位,改元萬曆,堅持按照祖宗舊制,舉日講,御經筵,讀經傳、史書。而他每天讀書亦十分用功,朝章典故都讀很多遍,即使是隆冬盛暑亦從不間斷,以後隨朱翊鈞年漸長而學愈進,另外他的書法也十分出色,筆劃遒勁,經常親自賜墨寶給大臣,連張居正仔細端詳作品,也不得不承認皇帝的書法是「揮瀚灑墨,初若並不經意,而鋒穎所落卻是奇秀天成」,但張居正終究認為他應該成為一位聖君而非書法家,便劈頭蓋臉奏訓一頓,自此直到張居正死後朱翊鈞才重新接觸書法。

萬曆中興

神宗在位之初十年尚處年幼,由母親李太后代為聽政。即位之初內閣紛爭傾軋,閣臣之間關係惡劣,時高拱以主幼國危,痛哭時說了一句:「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引起朱翊鈞極為不滿,最後在張居正與馮保添油加醋下罷免了高拱。太后將一切內務大事交由馮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軍政皆由張居正主持裁決,獨握大權。

在小皇帝朱翊鈞以及李太后全力的支持下,張居正大刀闊斧地實行了一條鞭法等改革措施,清丈田畝,改革賦稅,整飭軍備,考察官吏,使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一改前弊。萬曆初年太倉的積粟達1300萬石,可支用十年,僅僅是太僕寺的銀兩儲蓄便多達四百餘萬,而太倉庫更是有超過千萬兩的積蓄,國家繁榮昌盛,扭轉明中業以來的頹勢,是為「萬曆中興」。後人在論及此段發展情況時,多歸功於張居正的鞠躬盡瘁,而對朱翊鈞的傾心委任卻往往忽視,實際上,隨朱翊鈞年紀長大,他也不再是名義上的擺設,張居正可以勸導、利用他幹什麼,卻不能強迫他做出違心之事,因此張居正也有無可奈何之時。

神宗幼年,太后及張居正都希望其成為儒家所倡導的皇帝典範。萬曆八年,神宗因和太監孫海、容用出遊行為輕浮不檢,太監馮保告知李太后[12]。太后大怒道「天下大器豈獨爾可承耶」,並拿出以霍光罷黜昌邑王之事威脅神宗,帝師張居正又乘機捉刀,寫下罪己詔,言詞犀利,以警惕皇帝。雖然保住皇位,但也因此使神宗認為顏面盡失。一次神宗在讀《論語》時,誤將「色勃如也」之「勃」字讀作「背」音,張居正厲聲糾正:「當作勃字!」聲音太大,嚇得神宗驚惶失措,在朝大臣無不大驚。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說:「(張居正輔政)宮府一體,百辟從風,相權之重,本朝罕儷,部臣拱手受成,比於威君嚴父,又有加焉。」「江陵(張居正)以天下為己任,客有諛其相業者,輒曰我非相,乃攝也。」晚年張居正的權勢之大,威權赫奕,連神宗都有所忌憚,曾經有丘岳由亞卿左遷藩參,曾以黃金製對聯饋張居正「日月並明,萬國仰大明天子;丘山為岳,四方頌太岳相公。」張居正奉旨歸喪時,地方大員行長跪禮,撫按大吏越界迎送,空前絕後。而奪情以後,張居正也日益偏恣,好同惡異,左右用事之人多通賄賂,時人益惡之,神宗亦意識到張居正的權力過大,「幾乎震主」,為後期清算張居正埋下伏筆。張居正死後,二十歲的神宗始親政。

文獻記載,神宗親政後勵精圖治,虛心納諫,屢蠲賦稅,生活節儉,如僅在萬曆十一年間,蠲免並災傷織造議留就已達銀一百七十六萬一千兩。北京乾旱,神宗關心民瘓,親自以旱詔中外理冤抑,釋鳳陽輕犯及禁錮年久的犯人。另親自步行至天壇祈雨,皇上齋戒,親躬步行將近二十里的路程而不乘車輦出,且絲毫沒有因驕陽酷日而為難的樣子,其舉止從容不迫,表現的肅穆得體,百姓能一睹天顏,紛紛舉首加額高呼「聖德爾」,另外又敕六部都察院等曰:「天旱雖由朕不德,亦天下有司貪婪,剝害小民,以致上乾天和,今後宜慎選有司。」蠲天下被災田租一年。

朝鮮使者於《朝天記》、《朝天日記》中記載神宗年輕時儀容莊嚴穩重,額頭廣闊、下巴飽滿,步伐矯健、神采威嚴,目光炯炯有神、舉手投足之間使人敬畏,而帝王氣度更是深不可測,是中外一至認為都有道明君。他在位的前十五年被評價「勤於朝政,勵精圖治,大有作為,足以稱道,儼然如一代賢君」

萬曆怠政

明神宗的老師、第一任內閣首輔兼萬曆新政的策劃與執行人張居正過世後第二年,明神宗斥逐馮保,下詔追奪張居正的封號和諡號,並查抄張家,平反劉臺冤案,起用因反對張居正而遭懲處的官員。萬曆十七年起(1588年),明神宗開始怠慢朝政(一說沉湎於酒色之中,一說是染上鴉片菸癮),萬曆十七年十二月大理寺左評事雒於仁寫《酒色財氣四箴疏》:「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財氣也。夫縱酒則潰胃,好色則耗精,貪財則亂神,尚氣則損肝」。鄒漪《啟禎野乘》卷一《馮恭定傳》中也說到明神宗荒於酒色:「因曲櫱而驩飲長夜,娛窈窕而晏眠終日。」《明史鈔略》記載萬曆二十一年皇太后萬壽時,神宗在暖閣召見王錫爵:……上曰:「朕知道了。」錫爵又奏:「今日見了皇上,不知再見何時?」上曰:「朕也要先生每常相見,不料朕體不時動火。」爵對:「動火原是小疾,望皇上清心寡欲,保養聖躬,以遂群臣願見之望。」而明神宗也開始奢侈靡費,斂財揮霍,又屢屢從國庫提銀,史稱「傳索帑金」,並任用張鯨等奸倖。後因立太子的國本之爭與內閣爭執長達十餘年,最後索性三十年不出宮門、不郊、不廟、不朝。1589年,神宗不再接見朝臣,內閣出現了「人滯於官」和「曹署多空」的現象。

萬曆二十五年,右副都御史謝杰批評神宗荒於政事,親政後政不如初:「陛下孝親、尊祖、好學、勤政、敬天、愛民、節用、聽言、親親、賢賢,皆不克如初矣。」萬曆三十四年,禮科左給事中孫善繼也極陳時弊說:「惟願皇上修萬曆十五年以前之勵精,複萬曆十五年以前之政體,收萬曆十五年之人心,庶平明之治成,垂拱之理得。」以至於朱翊鈞在位中期以後,方入內閣的廷臣不知皇帝長相如何,于慎行、趙志皋、張位和沈一貫等四位國家重臣雖對政事憂心如焚,卻無計可施,僅能以數太陽影子長短來打發值班的時間。

萬曆四十年(1612年),南京各道御史上疏:「臺省空虛,諸務廢墮,上深居二十餘年,未嘗一接見大臣,天下將有陸沉之憂。」首輔葉向高卻說皇帝一日可接見福王兩次,但明神宗不承認,並表示他已經沒有傳召福王很久了,若真的每日接見,福王出入禁門,隨從這麼多,人所共見,必然耳目難掩。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十一月,「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風憲重地空署數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而明緬戰爭也因為明朝方面忽視而先勝後敗,被緬甸東吁王朝蠶食孟養在內國土。

囚犯們關在監獄裡,有長達二十年之久還沒有審問過一句話的,他們在獄中用磚頭砸自己,輾轉在血泊中呼冤。臨江知府錢若賡被神宗投入詔獄達三十七年之久,直至其子錢敬忠上疏:「臣父三十七年之中……氣血盡衰……膿血淋漓,四肢臃腫,瘡毒滿身,更患腳瘤,步立俱廢。耳既無聞,目既無見,手不能運,足不能行,喉中尚稍有氣,謂之未死,實與死一間耳。」萬曆帝才以「汝不負父,將來必不負朕。」將其釋放。首輔李廷機有病,連續上了一百二十次辭呈都得不到消息,最後不辭而去。萬曆四十年(1612年),吏部尚書孫丕揚上二十餘疏請辭不得,最後也拜疏自去。四十一年(1613年),吏部尚書趙煥也因數請去職還鄉不得,於是稱疾不出,逾月才終於請辭成功。吳亮嗣於萬曆末年的奏疏中說:「皇上每晚必飲,每飲必醉,每醉必怒。酒醉之後,左右近侍一言稍違,即斃杖下。」

樊樹志的《萬曆傳》考究裏,中允地解釋了明神宗怠政原因,源於健康狀況惡化非子虛烏有,追溯萬曆十四年九月十八日以後,皇帝因病免朝,言「頭昏眼黑,力乏不興」。學者曹國慶認為萬曆帝患有齲齒、牙周病和氟牙症等多種牙科疾病,頜骨發育不良,面部凹陷而左右兩側不對稱。對祭享太廟活動也只能權讓勛貴代理,並無奈地說道「非朕敢偷逸,恐弗成禮」,後來又遣內使對內閣傳諭「聖體連日動火,時作眩暈」,「聖體偶因動火,服涼藥過多,下注於足,搔破貼藥,朝講暫免。」與定陵發掘後查證神宗左足有疾互相引證。且當萬曆十五年三月初六,聖體初安以後,神宗旋即上朝聽政,隨後又與三輔臣見面,並打招呼說「朕偶有微疾,不得出朝,先生每憂心。」十六年二月初一又如常參與文華殿經筵,並興致勃勃地與閣臣討論《貞觀政要》,唐太宗與魏徵。萬曆十八年正月初一時,收到雒於仁奏疏的神宗召見首輔申時行入見,當申時行向他提出皇上有病需要靜攝,也當一月之間至少數次視朝,神宗並沒有惱怒,只是解釋道「朕病癒,豈不欲出!即如祖宗廟祀大典,也要親行,聖母生身大恩,也要時常定省。只是腰痛腳軟,行立不便。」次年病情稍好後神宗與閣臣談起病情,也是真情流露地說起自己久病的心情「朕近年以來,因痰火之疾,不時舉發,朝政久缺,心神煩亂」。乃至神宗在位中期王家屏,王鍚爵輔政期間仍是「面目發腫,行步艱難」,以致連嫡母仁聖皇太后陳氏病逝,一向孝順聞名的神宗也因病動彈不得,只能遣人代理,而遭受到朝臣猛烈的評擊責難,有苦難言,此後神宗病情反復,在萬曆三十年病情之差甚至要一度立下遺旨,向沈一貫託孤。可見神宗在位期間的「動履不便」「身體虛弱」以致在位期間怠政,實不是推諉託辭。

萬曆中期後雖然不上朝,但是並沒有出現英宗以來的宦官之亂,也沒有外戚干政,也沒有嚴嵩這樣的奸臣,朝內黨爭也有所控制,萬曆對於日軍攻打朝鮮、女真入侵和梃擊案都有迅速的反應,如萬曆二十四年,乾清坤寧兩宮大火,神宗下罪己詔書,表示雖然忽略一般朝政庶務,但還是關心國家大事,而處理政事的主要方法多是在九重宮闕下通過諭旨的形式向下面傳遞,並透過一定的方式控制朝局。

此外礦稅之弊,即神宗在位期間的賦稅措施,一般被是認為萬曆中年後弊政的一部分,萬曆擺脫張居正的束縛之後,開始通過向各地徵收礦稅銀的方式,增加內庫的內帑,大多數學者認為這是一項弊政,也有許多的反對意見,認為礦稅也有相當的好處,如礦稅入內帑後大多用於國家救災,餉軍救急等。

【註】上文摘自維基百科。

明朝元宵節。

明朝元宵節。

明朝元宵節。

明神宗萬曆皇帝。